“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孔子学院作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心灵之桥,致力于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扮演着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角色。
为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广西民族大学在“十三五”期间扎实推进承办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和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孔子学院各项工作,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三所孔子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服务民心相通的成效不断显现。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质汉语教学环境
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在“十三五”期间先后建成“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中心”和“泰东北中文图书中心”,加上原有的教学办公楼和“孔子园”,“四位一体”的场地建设完成,学院占地约23000平方米,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019年6月,“中国援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项目”移交典礼在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新址多功能大厅举行,由中国政府援建的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新大楼正式启用,该院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孔子学院。

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孔子学院自2017年起不断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教师工作室、会议室(院长办)和球场的修建并投入使用,学院总面积增加了150%,为孔子学院提供了更良好的办公和教学环境。

加强师资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
学校扎实做好中方院长、公派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自2016年至今累计派出中方院长、公派教师、志愿者300余人次,顺利完成三所孔子学院四位中方院长的更换。2019年,广西民族大学储备了一批具有海外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孔子学院优秀师资,进一步提升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
立足汉语教育根本,提升教学质量和规模
开展汉语教育是孔子学院的第一要务,也是衡量一所孔子学院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五年来,三所孔院扎实做好汉语教学工作,主动适应当地社会和民众多元化需求,不断探索和加强校企合作,举办中老联合高速公路专业岗老挝籍学员中文强化培训等各类培训,注册学员数、参加汉考人数、推荐奖学金人数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新增教学点16个、孔子课堂6个,总注册学员人数已达14.5万人,参加HSK/HSKK/YCT考试人数近2.5万人,推荐奖学金来华留学生400多人。

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2016年至今,三所孔院共举办“孔子学院日”“‘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国戏曲文化节”“元宵美食周”等各级各类活动900多次,参与人数达21万人次,助力外文化交流互鉴。



工作成效获得认可,荣获中外各类表彰
“十三五”期间,三所孔子学院的各项工作得到各方充分肯定。2016年,老挝国家党中央书记、国家主席本扬向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签发了国家三级劳动奖章和奖状;2018年,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老方院长阮玮蕾荣获“孔子学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荣获“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2020年,原中方院长李肖荣获老挝政府颁发的“友谊奖章”。

回顾过去,学校的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广西民族大学将继续加强孔子学院建设发展,为国际中文教育工作作出更多贡献。(编辑:蔡婉婉 校对:甘珊宁)